月薪两万吃不起面包 ?年轻人的消费分裂正在重塑烘焙圈

01 面包成了“轻奢新选择”

拿着两万月薪,却在面包柜前犯了难——超市里十几元的普通款瞧不上,看上的手作款又让人犹豫。近两年,手作面包突然走红,一条特色吐司能卖到140元,就连一个碱水包都要四五十元。

随手拿起一个欧包,价签比肩上的帆布包还高。年轻人一边在网上吐槽“面包太贵像‘刺客’”,一边又抢着买这些高价手作款。不同的手作面包还有了自己的忠实粉丝,慢慢形成了独特的“面包爱好者圈子”。

现在的手作面包都在“内卷”,比谁的用料更稀有、配方更特别。网红连锁面包店也没闲着,在创意造型和颜值包装上花尽心思。面包早已不只是填肚子的食物,更成了能提供情感价值的商品,不管是手作店还是连锁店,都在这条热门赛道上找生存之道。

“这面包是镶了边吗?这么贵?”社交平台上常有这样的疑问。一款特色吐司128元,草莓奶油塔39元一个,泡芙26元一个,蛋挞15元一个……随便买四五个小面包,结账时就容易超过百元。曾经的街边小吃,这两年悄悄变成了“轻奢新选择”。

月薪两万吃不起面包 ?年轻人的消费分裂正在重塑烘焙圈

谁能想到,短短两年,面包价格又涨了一截。小红书上有博主分享某网红面包店时说“人均60元,性价比挺高”,这话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觉得好歹是网红店,也有人感慨“整个甜品行业的价格,都在莫名上涨”。

面包到底为啥这么贵?年轻人又在为啥买单?消费者吐槽“面包太贵”并非没道理,在这些高端面包店里,20元以下的产品得仔细找才能发现,而这些贵价面包,其实有不少共同特点。

02 面包圈竟有了“追星感”

让人纳闷的是,这些被调侃成“面包刺客”的手作款,年轻人不仅不躲,反而抢着下单。面包怎么突然成了“香饽饽”?很多人最初喜欢上,要么是为了减肥,要么是想尝点不一样的好面包。

手作面包圈特别爱在配料和口感上创新,大多店铺会公开原料清单,用料越高级越能吸引顾客——法国进口面粉、新西兰进口奶油,还有各种新鲜果蔬,“内卷”程度拉满。

它们还在不断开发特色风味,有的店主打米面包,有的则在馅料上玩出新花样。就连碱水球这种基础款,馅料都能从茶树菇、小龙虾肠,延伸到芝士川香、贡菜、小甜肠、脆脆藕、麻辣牛肉,花样快赶上包子铺了,这些在普通面包店根本见不到。

除了口味和创意,有限的产能还让手作面包多了层“物以稀为贵”的光环。社交网络改变了烘焙行业,让不少有想法的独立店主获得了关注和流量,也让面包生意不再只关乎“吃饱”,更能承载情感价值。

有的手作店三四个月才开一次团,这次没抢到,下次就得等小半年。有人最多一个月买二十多单,一年花近7万元,因为在他们眼里,面包是能带来幸福感的食物。

与此同时,面包圈里还蔓延出类似追星的风气,不同手作店甚至有了自己的“小圈子”。手作圈里流传着“冷冻即保鲜”的说法,只要及时冻起来,面包保质期能延长不少,这些冻硬的面包还被戏称为“冻存面包”,社交平台上甚至有人专门低价回收。

不过也有人吃了四年手作面包后发现,它对减肥没多大帮助,更多是在想吃高热量甜品时,起到替代作用。现在社交平台上,关于手作面包的避雷帖、互相吐槽的内容也很常见。

月薪两万吃不起面包 ?年轻人的消费分裂正在重塑烘焙圈

03 粉丝追着主理人等新品

有些手作面包的忠实粉丝,会像追星打榜一样,定时蹲守主理人的上新直播,不仅自己买,还会在社群里号召大家一起“冲销量”。

这些爱好者还发明了专属“圈子黑话”:把抢购叫“上车”,等发货称“养包”,交换闲置面包叫“换娃”。每次有新品上市,粉丝群里就会掀起“晒单潮”,大家比谁抢到的品相好、谁先收到货,像在比拼特殊的“荣誉”。

还有狂热粉丝会坐高铁跨省去门店,只为第一时间尝到某网红主理人的新品,再到社交平台打卡。这种热情还催生了“代买服务”,当地粉丝帮外地爱好者买限量款,再通过冷链邮寄。

不同面包店的粉丝之间,还形成了微妙的“鄙视链”:买手工窑烤的瞧不上吃普通欧包的,认天然酵母的看不上用商业酵母的。主理人的个人魅力也成了粉丝讨论的重点,有人因为喜欢主理人的创业故事而成为常客,这种情感联结远超过普通买卖关系。

限量发售的策略更是加了把火,很多店铺用“饥饿营销”,让每次上新都变成一场“手速与网速的较量”。有意思的是,这种圈子文化还带火了“面包测评博主”,他们靠专业的切面展示、细致的口感描述,在圈里有了不少话语权。到最后,手作面包不再只是食物,更成了社交货币和身份象征,承载着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和圈子认同。

04 在高品质与易获得之间找平衡

说到底,当年轻人愿意为上百元的吐司买单时,他们买的早已不只是面包本身。这些带着麦香的手作产品,既是社交平台的“分享素材”,也是生活方式的“表达方式”。咬下一口用法国进口面粉、天然酵母发酵的面包,得到的不只是味蕾满足,更是“我值得更好生活”的心理慰藉。

面对越来越贵的面包、愈演愈烈的“圈子文化”,我们或许该思考:当烘焙渐渐跳出日常饮食的框架,变成带奢侈品属性的情感消费,这门生意还能长久温暖我们的胃和心吗?未来的面包市场,可能需要在“高品质”和“易获得”之间,找到更理性的平衡点。

关于驰飞

杭州驰飞超声波为生产新鲜和冷冻甜点的食品厂商提供专业的分切设备。自1998年以来,有许多厂商使用杭州驰飞超声波的机器切割、切片和分切奶酪、蛋糕、披萨、面团、面包、黄油、三明治等。杭州驰飞超声波提供超声波切割解决方案,支持初创面包店和高产量食品厂设施。小型独立机器可用于手动烘焙设施,大型在线机器人解决方案有助于高速生产。

杭州驰飞超声波提供许多超声波切片模式,包括在线和手动应用,生产速度为每小时80至1500个产品。

超声波设备提高了切割的质量,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产品展示。此外,机器人手臂提高了切割过程的速度、效率和精度,每次都能生产出专业外观的产品。

英文网站:CHEERSONIC ULTRASONIC FOOD CUTTING SOLUTION